“像抓工业那样抓旅游产业发展!”
2018年,柳州市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激发了全市上下抓好旅游产业发展的热情。
借鉴推进工业化的思维和方法发展旅游,自强不息、实干笃行的柳州人,全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柳州旅游产业的发展热潮正势不可挡。
“旅游+工业”带来新吸引力
“我们就想来看看柳州螺蛳粉产业是怎么发展壮大起来的。”5月18日,20多名来自桂林的房车自驾游团队游客,来到柳州螺蛳粉文化体验游主题线路试点螺霸王螺蛳粉产业园,参观螺蛳粉现代化生产线,亲自动手体验自助螺蛳粉。近段时间以来,该企业接待参观的团队络绎不绝,每天接待量在300人次左右。越来越多的游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柳州,来体验“小米粉大产业”带来的柳州惊奇。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更加坚定了我们创新发展的信心。我们将以工业旅游带动市场营销,打造城市新名片。”面对旅游发展新机遇,柳州文化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踌躇满志地说。
柳州,既留下了工业的倩影,也增添了新时代的律动。近年来,柳州通过“旅游+工业”为全域旅游整合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旅游业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支持有条件的工业遗产和企业、园区、基地等,挖掘历史文化底蕴,让工业遗存“活起来”发挥“新价值”,在新时代延续它的故事。以柳州工业博物馆、东方梦工场-柳空文创园、螺蛳粉小镇等旅游景区为例,开发生产展示、观光体验、教育科普等旅游产品,推出工业遗址游、工业研学等多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置身其间,全方位、多角度、更立体地了解柳州工业发展历程、文化资源、工业文明。
“旅游+大健康”集聚新发展力
“莲花山上望去,九曲不回头。古亭山上挥手,春风起高楼……”感受林韵清音,让负离子清心洗肺,日前柳州文博旅游艺术周森林音乐旅游节在“城市绿肺”莲花山拉开帷幕,徒步健身、文艺演出、观鸟研学等一系列活动,成为柳州推动“旅游+大健康”融合发展的一次实践。
青山环绕、水抱城流,坐拥灵山秀水的柳州,正迎合了大健康时代人们日益渴求回归自然的强烈需求。当前,柳州紧紧抓住自治区推动大健康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坚守绿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大力营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诗和远方的道路上不断升华。
依托生态和药用植物资源,围绕中药民族药、医疗适老器械、民族风情旅游、特色食品四个重点方向,柳州将集中打造一批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康养中心和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健康医疗医药、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运动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山岔湾生态旅游健康产业园、柳南区螺蛳粉特色小镇、城中区华润静兰湾文旅小镇等140多个大健康、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陆续拔地而起,激发新动能。
像支持工业一样支持旅游产业,柳州还制定出台《柳州市建设旅游名城奖励办法》等系列支持文旅发展政策,每年固定安排1亿元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把柳州文化旅游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旅游+文化”彰显新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这也为柳州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徐徐清风拂面,红色游船行走在山水之间,《百年红船》在百里柳江的碧波中歌声嘹亮,精心打造的红色主题游船穿行联华印刷厂旧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馆等柳州红色景点,“行走的党课讲堂”带领游客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5月20日柳州首艘红色教育主题船正式起航。将红色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今年以来,柳州推出了多条极具柳州特色的红色教育游学线路。
通过增加文化内涵来促进旅游发展,通过旅游发展传播和彰显文化,柳州还坚持以“非遗”文化为基础,推动少数民族风情和旅游发展相融合。
为全面展现独具神韵的民族风情,柳州保护性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古村落,大力推进程阳八寨创建A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建成丹洲古镇等一批特色小镇。持续提升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民族风情四绝”影响力,打造“千年侗寨·梦萦三江”“秀美融水·风情苗乡”等旅游特色品牌,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成为广西重要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发掘地方特色、风土人情,通过旅游产品将文化内涵表现出来,这是游客所喜闻乐见的。
文旅融合,讲好“柳州故事”。从一碗柳州螺蛳粉开始,从秀美山水到民族风情,从工业重镇到生态之城,柳州旅游发展的醉美画卷徐徐展开,吸引八方来客迷醉在如歌如梦的山水之间。
“像抓工业那样抓旅游产业发展!”
2018年,柳州市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激发了全市上下抓好旅游产业发展的热情。
借鉴推进工业化的思维和方法发展旅游,自强不息、实干笃行的柳州人,全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柳州旅游产业的发展热潮正势不可挡。
“旅游+工业”带来新吸引力
“我们就想来看看柳州螺蛳粉产业是怎么发展壮大起来的。”5月18日,20多名来自桂林的房车自驾游团队游客,来到柳州螺蛳粉文化体验游主题线路试点螺霸王螺蛳粉产业园,参观螺蛳粉现代化生产线,亲自动手体验自助螺蛳粉。近段时间以来,该企业接待参观的团队络绎不绝,每天接待量在300人次左右。越来越多的游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柳州,来体验“小米粉大产业”带来的柳州惊奇。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更加坚定了我们创新发展的信心。我们将以工业旅游带动市场营销,打造城市新名片。”面对旅游发展新机遇,柳州文化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踌躇满志地说。
柳州,既留下了工业的倩影,也增添了新时代的律动。近年来,柳州通过“旅游+工业”为全域旅游整合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旅游业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支持有条件的工业遗产和企业、园区、基地等,挖掘历史文化底蕴,让工业遗存“活起来”发挥“新价值”,在新时代延续它的故事。以柳州工业博物馆、东方梦工场-柳空文创园、螺蛳粉小镇等旅游景区为例,开发生产展示、观光体验、教育科普等旅游产品,推出工业遗址游、工业研学等多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置身其间,全方位、多角度、更立体地了解柳州工业发展历程、文化资源、工业文明。
“旅游+大健康”集聚新发展力
“莲花山上望去,九曲不回头。古亭山上挥手,春风起高楼……”感受林韵清音,让负离子清心洗肺,日前柳州文博旅游艺术周森林音乐旅游节在“城市绿肺”莲花山拉开帷幕,徒步健身、文艺演出、观鸟研学等一系列活动,成为柳州推动“旅游+大健康”融合发展的一次实践。
青山环绕、水抱城流,坐拥灵山秀水的柳州,正迎合了大健康时代人们日益渴求回归自然的强烈需求。当前,柳州紧紧抓住自治区推动大健康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坚守绿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大力营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诗和远方的道路上不断升华。
依托生态和药用植物资源,围绕中药民族药、医疗适老器械、民族风情旅游、特色食品四个重点方向,柳州将集中打造一批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康养中心和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健康医疗医药、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运动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山岔湾生态旅游健康产业园、柳南区螺蛳粉特色小镇、城中区华润静兰湾文旅小镇等140多个大健康、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陆续拔地而起,激发新动能。
像支持工业一样支持旅游产业,柳州还制定出台《柳州市建设旅游名城奖励办法》等系列支持文旅发展政策,每年固定安排1亿元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把柳州文化旅游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旅游+文化”彰显新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这也为柳州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徐徐清风拂面,红色游船行走在山水之间,《百年红船》在百里柳江的碧波中歌声嘹亮,精心打造的红色主题游船穿行联华印刷厂旧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馆等柳州红色景点,“行走的党课讲堂”带领游客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5月20日柳州首艘红色教育主题船正式起航。将红色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今年以来,柳州推出了多条极具柳州特色的红色教育游学线路。
通过增加文化内涵来促进旅游发展,通过旅游发展传播和彰显文化,柳州还坚持以“非遗”文化为基础,推动少数民族风情和旅游发展相融合。
为全面展现独具神韵的民族风情,柳州保护性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古村落,大力推进程阳八寨创建A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建成丹洲古镇等一批特色小镇。持续提升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民族风情四绝”影响力,打造“千年侗寨·梦萦三江”“秀美融水·风情苗乡”等旅游特色品牌,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成为广西重要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发掘地方特色、风土人情,通过旅游产品将文化内涵表现出来,这是游客所喜闻乐见的。
文旅融合,讲好“柳州故事”。从一碗柳州螺蛳粉开始,从秀美山水到民族风情,从工业重镇到生态之城,柳州旅游发展的醉美画卷徐徐展开,吸引八方来客迷醉在如歌如梦的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