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二教育集团(潭二校区)”七彩课堂”系列报道:学,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不足 ——2017年“区培计划”桂林市小学科学教师跟岗培训项目走进潭中二小
来源: |
发布日期: 2017-11-29 15:39
| 作者: 潭中二小 林雯
11月17日和18日两天,2017年“区培计划”——桂林市小学科学教师跟岗培训项目观摩研讨活动在潭中二小分校顺利举行。
两天的跟岗交流活动内容主要是课例研讨、专题讲座以及科学实验室参观。活动首先由我校刘小敏校长首先致欢迎词,她围绕“扎实 校本教研追寻七彩之梦”的主题,介绍了我校校本教研的基本情况,结合“一个理念”、“四个关键词”、“三大目标”、“五大途径”阐述了我校“七彩”生命课堂的本质。
接着,由我校唐媛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小水珠从哪里来》。课上,唐老师把学生对“水瓶外壁的水珠从哪里来”的前概念作为教学的始发点和生成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实验中排除不合理的解释,证实合理的解释,最终引导学生将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整节课学生们积极参与,精彩互动。
课后的评课互动环节,唐媛老师先进行了教学反思,整堂课她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尤其对学生小组设计实验这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们也是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并就如何设计完善这堂以“前概念”为核心的科学课进行了研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紧接着唐媛老师进行了主题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前概念及教学对策》的专题讲座,她指出对于学生的前概念,教师要予以充分地肯定,不能武断地否定掉那些 “错误”的前概念。她指出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方法有设问法、谈话法、实验操作法等,并结合课例生动形象地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下午由我校何晓华老师带来了《测量水的温度》一课,在课前首先让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学习,初步明确测量水温的方法,然后在课堂上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教学资源,进行纠错、点拨、引导,规范学生的操作方法。最后,通过连续测量自来水、温水和刚烧开的热水的温度变化,让学生在测量中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分析比较数据时,引入折线统计图,将数学与科学进行学科整合,使学生生动直观地明白了三种水的温度的变化差异,并初步明白了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有关。
何老师在反思中指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专业的测量工具,需要借助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实验结论。因此,在操作上必须注重操作的正确规范,但是在学生出现测量出的温度误差较大时,老师处理显得简单。于是在评课互动环节,老师们纷纷建言献策,联系自身和当前的科学课现状,说出了自己的不同想法,老师们研课氛围浓厚,碰撞出不少出思维的火花。
评课后,由我校唐媛老师继续进行以“陈列规范 取用方便”为主题的科学实验室装备工作先进经验介绍,老师们表示都很受用,在今后的科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方法指导。而后,唐媛老师带领与会老师们参观了我校科学仪器室和实验室,老师们兴致勃勃,和唐老师零距离交流科学管理实验室的方法。
俗话说:“学,然后知不足。”为期两天的活动,无论是观摩课,还是专题讲座,都引发与会老师们对科学课堂教学的深沉思考。大家由衷地发出感叹:要不断修炼自身的专业素养,在科学的道路上开阔创新,积极进取,厚积而薄发,迸发出生命的精彩!